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的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破题,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发展?作为全国造纸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晨鸣集团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坚定回答。
晨鸣集团以造林、制浆、造纸为主业,是全国惟一一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拥有武汉晨鸣、江西晨鸣、吉林晨鸣、湛江晨鸣等10多家生产子公司。公司总资产500多亿元,年纸品生产能力600多万吨,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连续10多年在全国同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多年来,晨鸣集团始终坚持“规模膨胀,环保先行”的指导思想,把污染治理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来抓,通过规划引领、决策控制,着力打造生态晨鸣,累计投资近30多亿元,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配套建设了碱回收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垃圾焚烧炉、电厂炉外脱硫、低氮燃烧等环保项目。公司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山东省节水型企业、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等称号。如今,生态晨鸣,已经成为烙印在美丽 中国造纸版图上的一道风景。
提高装备水平 抓好源头控制
走进晨鸣工业园区,气势恢宏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现代化的纸机在飞速运转。纸机设计车速每分钟2000米,纸幅宽11.15米••••••这几个代表国际纸机最高水平的关键数字,彰显着生产线的大型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为打造国际一流纸业、实现科学发展,晨鸣近年来投资近300亿元提高装备水平,轻涂纸、铜版纸、白卡纸、新闻纸、生活用纸、牛卡纸等系列国际一流造纸项目在晨鸣工业园区落地,形成了进军市场的利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造纸工业不断接受国际化冲击的洗礼。在国内品种档次相对较低,国外竞争对手攻势强大的形势下,晨鸣纸业以振兴民族纸业为已任,确立了与国际接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方针,提出了装备、技术、产品创一流的目标。瞄准国际尖端技术和装备,于2001年投资19.2亿元新上国家财政贴息贷款的高档铜版纸项目,全套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芬兰美卓和德国福依特的设备,质量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后,晨鸣以跨越式发展的步伐,相继上马了白卡纸、新闻纸、高档低定量铜版纸等国际一流的生产线,实现了整体装备质的飞跃。2012年7月底,晨鸣集团高档涂布牛卡纸生产线投入运行。根据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包装纸市场需求将占到国内纸张需求的一半以上。晨鸣集团这一单机产能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的生产线,为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创造了一定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晨鸣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为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与此同时,晨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目前,正在吉林、武汉规划实施环保迁建、产业升级项目,这两个项目在计划在今年底投入运行。对赤壁晨鸣、海拉尔晨鸣、齐河晨鸣、鄄城板材等相对落后设备予以出售或关停,集聚发展优势。2012年,晨鸣集团淘汰落后产能达到100万吨。
晨鸣集团在整合中实现优化升级,规模、装备、技术、产品等方面以较强的竞争优势进入了国际先进造纸企业的行列。目前,寿光本部高档产品比重达到90%以上,产品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原料结构相应调整,自制化学浆线原料由麦草全部改为木片或原木。并针对木片浆产生的黑液较麦草浆黑液浓度高的问题,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对寿光本部制浆系统进行黑液提取改造,黑液提取率达到95%以上。对制浆生产线原漂白流程进行氧脱木素漂白工艺改造,改造后氧脱木素并入黑液燃烧,不再进入中段水,废水中COD、SS浓度降低15%,AOX降低约2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源的产生。
加大环保投入 推进循环利用
——环保大投入提高治污能力。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强污染源头控制的同时,晨鸣集团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先后投资30多亿元,坚持把造纸项目与污染治理项目配套建设,上马了碱回收、中段水、厌氧系统和中水回用等配套环保项目,引进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其中寿光本埠累计投资8亿多元,进行了不间断的污染治理技术改造。1995年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探索黑液资源化技术,1997年建成了当时国内造纸业最大日处理能力的100吨碱回收工程,同时引进芬兰奥斯龙公司表面曝气技术,建成了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4万方中段水工程。2002年建成了200吨碱回收配套3000kWh发电机组,为国内最早利用碱炉产生中压蒸汽发电的机组之一,目前碱回收率达到90%以上。之后,又连续上马了6万方中段水、3.5万方中段水及厌氧工程等,目前废水整体治理能力达到日处理450吨自制浆黑液配套3000kWh发电机组的碱回收、日处理13.5万立方米中段水、日处理13万方中水回用,各项排放指标优于相关控制标准。截至目前,晨鸣先前建设的黑液资源化等环保项目已不复存在,所替代的是当前世界上技术、工艺最先进的环保设施。
——强化科技创新实现一水多用。造纸业是用水大户,如何在技术改进中实现节水,如何在循环用水中实现治污,一直是造纸行业长期以来努力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在晨鸣纸业,这一难题得到破解。
“用水如金”、“节水就是环保”……从这些理念中,不难看出作为用水大户的晨鸣从没有放弃自已的责任。公司在生产系统实施分质、分量、分工序、分工艺的“一水多用”科学方案,抄纸白水实行封闭循环使用,白浆洗涤采取从高向低循环,最后一级的水用于洗涤木片,同时积极进行节水降污技术改造,利用白水回收塔、多园盘过滤机、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等节水设施,加强水的循环利用,抄纸白水重复率达到90%以上。将公司热电厂剩余冷却水输送到生产车间循环利用,年节约用水140万立方米,热电厂用水实现了循环水零排放。公司投资近亿元,建设了弥河引水工程,生产用水的80%采用地表水,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在加强内部节水管理工作的同时,着眼于提高治理水平,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自2004年起,公司与专业部门联合在4万、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分别进行了中水回用小、中试验。历时3年,经过多次攻关,终于攻克了悬浮物多、色度高等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8月,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采用“磁化-仿酶催化聚合”的先进处理工艺,建设了全国最大日处理能力的3万立方米中水回用工程,成功探索出一条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之路。2008年,“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工程示范和基地示范”项目被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2009年12月国家环保部在全国造纸行业对公司中水回用工程进行了现场推介。现寿光本埠中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
——废物资源化实现变废为宝。造纸行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污泥,这些废弃物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该行业的一大难题,而在晨鸣纸业,这些令企业伤透脑筋的“废物”却成了宝物,不仅解决了企业头疼的污染问题,还给他们带来了每年上千万元的经济收益。
晨鸣集团始终不渝地坚持节能与环保并行,实施资源、能源的优化配置,探索出了一条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子:一是实施“煤-电-建材”循环链。热电厂配套上马了年产30万吨水泥厂和8万立方米新型建材厂,消化副产品煤灰、煤渣等废弃物。二是实施“造纸废弃物-制肥、发电”循环链。污泥制肥:将造纸污泥无害化处理后,生产适合于不同农作物的专用复合肥。沼气发电:利用中段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发电,使沼气中硫化氢的浓度由20000ppm降到100ppm。白泥脱硫:采用“石灰石(白泥)-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对电厂三台煤粉炉进行脱硫改造,减少SO2排放。垃圾焚烧:上马了130t/h循环硫化床垃圾焚烧炉,配套12MW单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消化工业垃圾,供汽发电。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环保落地。为确保环保工作执行到位,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子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环保相关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及明确责任,各子公司下设污水处理厂、环保科、监测站,具体负责“三废”治理。集团环保科对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将控制指标纳入子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形成了“监督有政策、考核有依据、违章必究”的运行机制。同时,各子公司全部按照当地管理部门要求规范了污染物排放口,安装了在线检测系统,与省、市等上级环保部门进行了三级联网,执法部门可随时调取排放污染物指标,进行全面监督控制。
林浆纸一体化发展 打造完整产业链
对绿色的青睐和向往,凝聚成生态晨鸣的名片。早在新世纪之初,晨鸣集团就启动了林纸一体化发展战略,成立林业公司,实施造林工程。2005年,晨鸣纸业承接了广东湛江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林、浆一体化项目,所拥有的林地资产为全国最大的林纸一体化项目之一。投资湛江项目对晨鸣未来竞争力的提升意义深远。
根据《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分析,目前造纸工业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原料、资源的问题,当前国内原料基地建设迟缓,供材有限,造纸纤维原料自给率低,供需矛盾加剧,生产成本高,从2010年原料进口数据来看,我国对进口纤维原料的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严重制约造纸业发展,因此林浆纸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中国造纸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晨鸣纸业向上游林浆产业拓展、完善产业链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湛江晨鸣浆纸项目已全线投产,在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发展原料林基地200多万亩,部分林地已进入轮伐期。湛江晨鸣项目的建设,改变了过去我国林纸分离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以林养纸、以纸促林,林兴纸旺”的产业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