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雨后放晴,暑气不减,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寿光晨鸣六厂,采访了完成车间包装段入库司机杨涛。
始于兴趣
1998年12月,杨涛来到寿光晨鸣二厂,成为一名叉车司机,负责产品入库工作。因为之前在部队学的就是汽车驾驶和维修,加之对车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叉车驾驶这份工作,杨涛干得很认真。2008年4月调入六厂,先后负责产品入库及叉车维修工作;后来因为杨涛性格沉稳,工作仔细,对于车辆比较熟悉,领导安排他做了叉车管理员。
作为六厂叉车管理员,杨涛负责整个工厂13辆叉车的维修和日常保养等工作。谈到叉车的维修保养,杨涛眼睛里放出光芒,言语间充满了对工作的热爱,“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为了维修而生的”。但刚接触叉车维修时,杨涛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虽然之前做过汽车维修工作,但两相比较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有时候遇到棘手问题不知道怎么维修,甚至躲在车间角落里偷偷掉眼泪。面对困难杨涛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学习,每次厂家来维修时,他都在一旁仔细观摩,出现什么故障应该怎么操作、维修,都一点一滴记在心里。然后自己慢慢主动尝试,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摸索,熟能生巧,逐渐掌握了维修要领。
“有时候一些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却很关键,保养就是如此。”杨涛表示,当前工作主要以保养为主,以维修为辅,平时做好保养,如内燃叉车定时更换机油、液压油,定时润滑链条、关节轴承,定时清洁散热器、空气滤芯等;电叉车定时更换液压油,定期清洁控制器等,才能更好地保障叉车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勤于思考
“维修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杨涛多次表示,工作经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维修的结果和效果,到底如何才能将故障问题完美解决,需要维修人员仔细思考,用办法、用“巧劲儿”,以最佳方法解决问题。
之前车间有两台抱车因为使用时间长,抱夹损坏,如果让厂家维修,一个抱夹需要花费7—8万元。后来杨涛发现其他工厂也有废弃的损坏抱夹,他便将两个抱夹拆卸下来,重新组装成一个完好的抱夹,自己独自将夹板、大臂、油缸、转盘、减速箱、马达等部件一个个卸下来,换上新的抱夹,同时对其他部件做好保养,最后将众多部件安装起来,经过维修之后,抱夹至今仍使用正常。
“维修没有止境,需要不断探索。”杨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可能是性格使然,对于别人而言维修或许是枯燥的,但对杨涛而言,能够静下心思考和解决叉车故障问题,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成于责任
自1993年入党以来,杨涛在生活、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在二厂从事入库工作时,杨涛始终本着“入库一个纸辊,就要保证一个纸辊没有破损”的原则,将产品摆放整齐,标签朝外,一次摆放不好就两次,哪怕用的时间更久,也要确保没有一丝一毫问题;在叉车维修时,他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面对故障仔细分析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力求用最佳方法完美解决问题,确保叉车使用不出任何差错。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杨涛还不忘帮助身边的同事,乐于奉献,车间的活他总是抢着去干,看到地面脏了,主动帮值日的同事打扫卫生,工作不忙时主动去搬水……在他看来,“在公司工作就要有这种责任心,多干点活总不会吃亏的”。
23年如一日,杨涛把一辆辆叉车看作实现远大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广阔舞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看似枯燥的岗位上,不断思考和探索,用心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